20220125雄关漫道,披荆斩棘——中年男桩友站桩一年半总结
养正桩,想说爱你不容易
投稿:张先生
我是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今年54岁。
练功情况总览
2020年初因收听喜马拉雅节目《梁冬徐文兵对话皇帝内经》而仰慕站桩,于是从当年4月17日开始自学习练浑元桩,5月10日改站马老的养正桩,8月15日参加马世琦养正功法北京2日培训班。去年九个半月累计站桩560小时。
2021年,我利用寒暑假到明心堂调形七次,尽可能每天单次站桩2小时以上,做动功四式30分,慢走(走桩步)1小时以上,全年365天站桩360天(另外5天未能抽出专门时间练功),累计站桩功一式776小时,三体式107小时,做动功四式164小时,总计时长1047小时。桩功一式单次最多站到4小时。
身体变化对比
与去年相比,今年打嗝儿的次数大幅减少;身体屈伸拧转的幅度明显变小;出汗量和出汗次数减少,练功或慢走时每隔约半小时周期性发热出汗现象基本消失;收功后不再需要添衣保暖;感冒次数减少,进入秋冬季以后没再感冒过;排寒的间隔期变长;抗寒能力显著增强,今年冬装减薄,没穿暖鞋;如此等等,难以细数。
站桩反应
人体是个小宇宙,神奇的桩功能让你真真切切体认到它的风云雷电、寒温冷暖、变幻莫测、气象万千。2021年我所经历的桩感反应主要有以下六点:
一是从2月初开始大约是进入易筋阶段,首先是两腿弯内缩紧绷,犹如缠裹,隐隐生疼,之后逐渐扩展到小腿、脖颈儿、肩部、脊柱、眼窝、胸口、胸腔、腹腔等处,躯体内还不时出现粗细宽窄长短强弱不一的线状或带状物牵拉扯拽抽、酸沉痛胀麻等感觉。
二是从4月中旬开始,腹部气满,滚圆如鼓,胸口堵塞,呼吸受阻,不但在站桩时常常需要长吸长呼一口气以缓解气短,慢走时也常常觉得不自在,到饭点儿时也不觉得怎么饿。这种感觉时轻时重,持续到九月得到明显缓解,目前已行走如常,呼吸自如了。
三是排异味儿。8月30日站桩一时第一次闻到一股异乎寻常的气味儿,9月5日第二次闻到,以后几乎是天天有味儿,前半月以醋酸味儿为主,后来是酸腥臭等的混合味儿,一个月后便是恶臭难闻的类似尸腐味儿了。大约一个半月后便变成三五天甚至十天半月排放一次了,味儿时浓时淡,但都是腐臭味儿。近期则是在出汗时偶尔会隐约闻到。
四是流鼻涕。我在站桩的第一年很少流鼻涕,大约从今年8月起,站桩时流涕的次数不是很多,但每天早晨起来后,明明夜间未受凉,也未感冒,却会流清涕,要擤上三五次,近期夜间起来有时也会打喷嚏擤鼻涕。
五是肩膀疼。以前主要在右肩部,大约从10月中旬起整个肩部不管是在练功时,还是在行走坐卧时,只要放松下来就会酸沉疼痛,关节骨缝仿佛散了架似的,有时关节处像要把筋拧断一样疼得龇牙咧嘴,有时躺在床上翻身起卧都得欠着身子。到12月中旬疼痛缓解,2022年元月中旬已经基本无痛感,大多是酸沉了。
六是肌肉跳。肌肉跳动是站桩不久就出现的一种反应,初期只是偶尔出现,但最近两三个月,肌肉跳动次数多、分布广、形式多样。不论是练功、慢走还是静坐、躺卧,甚或洗漱做饭时,常常感觉身体某处出现诸如跳动、鼓动、蠕动、波动、涌动、窜动、滚动、颤动、滑动等反应。以前好像是大的肌肉块跳动,现在好像更多的是在关节、骨缝、穴位、经络等处跳动,点位多,持续时间长。
心得体会
马老曾说,练功要精准。的确,养正桩功第一式看似一个简单不变的姿势,但要完全摆正桩架、真正做到松身静心绝非易事,要想走得稳、进步快,我的体会是:
一、跟师调形很重要。习练养正桩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随着练功的不断深入,在不同的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阻碍或瓶颈,自己感觉好不一定站得对,感觉不好又找不到症结难以自我调整,最简便快捷的方式就是找老师调形。
我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先后去明心堂调形8次,记得今年8月7日上午我在明心堂站桩功一式,约20分左右身子不稳,心里烦躁,实在站不下去了,匆匆收功,绍坤师姐看到后急忙过来问咋回事,我说了情况,她让我下坐、卷胯、收颌正顶、把前胸空下来。按照她的指点做下去,瞬间找到了感觉,压抑别扭消失,轻轻松松站到2小时。
二、家人同练氛围好。我夫人是和我同时开始习练桩功的,元会和绍坤师姐都夸她站得不错。她从去年9月底开始每天单次站2小时,现在能站到3小时。家人共练,能互相理解、支持、交流、纠偏,能合理安排家务活儿和其它事情,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并且有一个聊不完的话题——谈桩感、话体悟。
三、敢于突破长功快。桩功养生的根本是培补正气,去旧疾强身体的快慢则取决于正气积累的多寡和强弱。以水类比,单次站桩半小时就像泉水,量小势弱,只能浸润周围,给那些小花小草以滋养;站足一小时,犹如山涧溪水顺坡就沟流淌,但遇到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只好转弯绕行;站足一个半小时,则如小河流水,已不仅能带走枯枝败叶,甚至可以载起小舟,冲刷河床;站足两小时以上,那就是江河之水,携沙裹泥,摧枯拉朽,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直奔汪洋大海!
当然,延长单次站桩时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遇坡儿就歇,一见坎儿就停,何时能练出功夫?爬坡过坎其实也没那么难,要有勇气和毅力冲关闯卡,猛冲那么三五回,一个关口就过去了。比如要冲击30分,你就咬牙坚持几次站到40分,要冲击1小时,你就咬牙坚持几次站到70分,一定可以成功。我就是这样,站到第6天单次能达1小时,第19天达到90分,第39天达到2小时,半年后达到3小时,现在则达到4小时。
四、动静结合功效好。参加养正功法二日班培训时,老师不但教我们学站桩功一式,还教我们学做动功四式,就是要我们以桩功为主,动功为辅,动静结合,增强练功效果。李仲轩老前辈在《逝去的武林》里也多次提到练功后要多遛,说有的拳师遛的时间比练功的时间还要长。今年以来,我坚持在桩功一式或三体式收功后做30分动功四式;白天练功,晚上到室外走一小时以上桩步。做动四或走桩步时功感也十分强烈,我觉得动静结合确实比单纯站桩效果要好很多。
新年目标
2022年,我将牢记马老的不是看你学多少、而是看你练多少的教诲,继续以习练养正桩功一式为主,以动功四式为辅,适当习练三体式,为实现小成目标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养正桩,虽说爱你不容易,我会永远爱下去!也永远站下去!
编后语
这是作者的第二篇总结,延续了他雄浑扎实的文风,信息量依然很大,画面感也很强。通过他的描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执行力,解决困难的智慧,以及境界提升的速度。用功至此,焉有不得之理?
本文作者的往期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