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六十岁找到了养生方法:养正桩——65岁女桩友站桩6年总结
投稿:青山绿水
我今年65岁,自2016年开始站桩至今。
生性好动,练拳添病
本人生性爱动,四五十岁年龄时爱跑步,登山。后来接触了太极拳,跟着练太极,买了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练完后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血压一直低,嘴唇发紫。练了几年后膝盖疼。偶然一次听喜马拉雅的梁冬徐文兵对话时谈到站桩,感觉新奇,就问我儿子:“站桩”是啥功夫?儿子说你想了解我带你去见位老师。
周末我见到马老说:“我都快六十了能站吗?马老诚恳地说:能,七十多岁还站呢。我信心满满,回家先把儿子买的《顶天立地的功夫》拿来看,同时抽空就站。
信心满满,坚持不懈
刚开始站十分钟像站了半小时,一会看看表,静不下心。第一年时站时停。二零一七年儿子又带着我到马老明心堂调形,文亮老师耐心示范,一上午站桩心平气静很快过去。
第二年站桩有了新突破,由30分钟到40分钟,一直站了三年。感觉站完腿脚轻,想小跑,想唱歌,那种愉悦心情更增加了站桩的信心。
成效显著,逆转年龄
有次周末在奥体中心松树林站了一小时。从此开启站桩一小时旅程,身体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以前练拳每年都感冒两次:春夏交替,秋冬交替。最近两三年从无感冒。
这次疫情大潮,只是有点咳嗽,后来三十八度一天就恢复正常。原来低血压(低压65,高压90),现在低压88,高压117。原来心律不齐,现在正常。困扰多年的痔疮不再复发。原来干一天家务活总感觉力不从心,背沉腰困腿无力,现在只要站完桩,就感到用不完的劲,走路轻松,膝盖不疼,现在练太极腿胳膊筋骨比以前也柔和了,手背上的老年斑不见了,皮肤变白了,两脚跟变光滑了。朋友见面说你不但脸变白,眼神也明亮。
这正如马老所说:不求自得。
现在身心状态感觉比50岁时还好,这向好的变化是六年站桩带来的。前几年每天保证四十分钟以上,做家务,照看孙子孙女的吃喝拉撒,有时会落下,第二天会抽空补上。大半生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养生功法,有缘找到了这把钥匙,特别珍惜。同时也把它介绍给了亲朋好友。
前景光明,畅想人生
过了阴历年就奔66周岁。几年前计划站桩到70岁,新年新目标,75岁还不老,让站桩伴随我的暮年。从去年到现在一直站二式,感觉舒服,明年想尝试一下三体式,这可能是自己的狂想,因为三体式是年轻人的专利。要想精进提高,一定要马老指教和文亮老师,元会老师的耐心引导和自己的坚持。有机会一定会再去明心堂请教老师。愿新的一年所行化坦途,所求皆如愿,平安喜乐,吉祥安康!
编后语
为这位桩友感到高兴!遇到正确的功法,并能接受、坚持,实在是不容易。作者本来一直很关注养生,积极锻炼,但由于练太极拳不得法,不仅没有养生,还耗散了气血,练坏了膝盖。幸运的是,她终于得遇正法,产生正信,通过数年坚持不懈的站桩,从根本上改善了身体,走上了真正的养生大道。在有功力后再打太极拳,也慢慢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印证了武术界那句话——“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很多初学桩友担心自己静不下来,无法想象一动不动地站一两个小时是如何做到的。其实不用担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最后都能做到。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提到自己生性好动,结果到现在站桩已坚持了6年,可见好动的人不一定不能入静,他们其实是行动派,当意识到站桩不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而是对健康真正有益的行动时,内心就会欣然接受。当身体感受到其中的妙处时,自然也就愿意停留在这种外静内动的状态里。因此只要观念转过来,方法得当,静下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好比睡觉也七、八个小时里什么都不做,但人们不会觉得睡眠是在浪费时间,反而常常担心自己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