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的重要性:西游记与内功-悟净

转载自公众号“马世琦养正功法”:杂谈:西游记与内功——悟净


马老师常说,《西游记》里隐藏着道家的很多奥秘,比如唐僧的三个徒弟,就是我们练功的三个阶段:悟净、悟能、悟空。具体怎样理解呢?为此我们详细请教了马老师,并结合原文试着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一期,我们先说说沙和尚——“悟净”

Image

老子《道德经》中提到“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一开始站桩,杂念纷飞,人静不下来,即为“浊”;随着时间增长,杂念逐渐减少,身心安静,达到“清”的状态;而“清”与“净”同意,因此为“悟净”。

达到“净”的状态时,脾胃运化能力增强,将食物中的水谷精微提炼转化为能量,进行从物质到能量的转换,即内功的第一个阶段:“炼精化气”,又称“蓄气”。

沙僧在《西游记》中有多个名字:刀圭、土、黄婆;均暗指“土”,在五行中对应脾胃,如在流沙河八戒大战沙僧的描述:“宝杖轮,钉钯筑,言语不通非眷属。只因木母克刀圭,致令两下相战触。”(《西游记》第22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以及第五十三回标题——“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沙僧的“沙”,以及所在的流沙河,更直接道出了他即是“土”的代表。

我们再来看看沙僧自述的修炼过程:

“我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

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

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

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

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

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

(《西游记》第22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Image

 

姹女是道教外丹的术语,意思是指朱砂,一般都与“婴儿”合用。“婴儿”指的其实是“水银”。木母即汞,金公即铅,亦写作“鈆”。明堂即神堂,为督脉穴位,神明所居,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华池的位置有两种说法,一说在舌下,一说在气海内。重楼即食道。“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这句指的应该就是小周天打通的景象。

Image

从形意拳的修炼次第来看,炼精化气对应着“明劲”阶段。何谓明劲?这又是一个宏大而令人着迷的话题,我们留着以后讲。从马老师的桩功修炼次第来看,第一阶段即是炼精化气的修炼状态。站到第五式时,小周天打通,就能体会到《内功经》提到的“前任后督、气行滚滚”的感觉了!

看来一直低调少言的沙僧,功夫也如此了得啊!

Image

还在看电视、听音乐才能站得住的桩友,在身体能够适应站桩这件事后,要尽快让自己静下来,让心回到身体里,达到心神合一,静守当下。

上一个
调身以修心
下一个
站桩与修佛1 - 健康与修佛
最近修改: 2025-02-01Powered by